Top
Image Alt

凡果必有因,因果必相應

凡果必有因,因果必相應

主講者:果徹法師
演講時間:2019年9月

法行會第217次例會

近期接連數次的法行會例會,特別邀請果徹法師為大眾講解《稻稈經》。這部經典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到,因而積極地上網了解相關的背景與內涵。

《稻稈經》主要是在描述佛陀於出外化緣時,經過稻田看見稻子的生長過程有感而發所說的法。經中說:「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接著又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十二緣起、八聖道,以及此二法的內外因緣。由於諸多弟子不明義理,後來見到彌勒菩薩時,便由舍利弗代表提問,彌勒菩薩於是從稻稈的生長過程解說「內緣起及外緣起」的緣起法則及義理,而成為《佛說大乘稻稈經》。

《佛說大乘稻稈經》在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電子版 (pdf)裡只有4頁,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CBETA電子版有6頁比較,算是相當精簡。《稻稈經》的原文不長,卻將緣起法解說透徹,經中佛陀是用擬人化的方式,說明因緣果之間的關係,並解析觀無我可以有兩個方向:由內而外(放射性)及由外而內(收斂性)。

果徹法師悉心彙整增刪了太虛大師對《稻稈經》的科判,說明該經的內緣起(有情生命的緣起/人無我)與外緣起(無情器界的緣起/法無我),闡明其核心——論究無我,其中又以有情生命本身的緣起——內緣起最為主要。

內緣起分為三段:十二支的關聯性(因之聯繫)、內六界之和合(緣之聯繫)、五門觀察(遮惡見)。外緣起分為三段:種芽等的關聯性(因之聯繫)、外六界之和合(緣之聯繫)、五門觀察(遮惡見)。果徹法師藉此論述:過去因(集諦),現在果(苦諦),現在因(集諦),未來果(苦諦)之間的關聯。

佛陀在菩提樹下觀十二緣起而斷煩惱、成佛道。所以,不論我們是修哪類法門,研讀哪些經教,若無「觀緣起」的引導,不但未能達成解脫,反而落入另一種執著之中。

 

因緣的解釋隨著時代的變遷,是撫慰、是放下、是智慧,也是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從《稻稈經》裡了解,因與果之間仍有許多變數在相互影響著。而這些變數正是我們可以努力的著力點,而非無為而為,看似消極的解脫。

佛陀在世時,印度的種種思想由於各有偏蔽,都不能安頓虛怯不安的人心,只有佛陀的緣起論,能如實正說人生真相,對治實弊,令信仰者得到依怙。緣起的意義有以下幾個要點(註一):

 

  1. 一切法的升起、存在以致壞滅,都離不開因緣的作用: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2. 一切法存在或壞滅有因可循、有理可據,這其中有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凡果必有因,因果必相應。
  3. 一切法由因緣生,因緣本身亦是一法,亦由其他因緣所生,緣緣相因,重重無盡。
  4. 一切法既由因緣成就,可變可滅,從法的體及用來說,法不能說無,但從它的可變滅性來說,法又不能說有。不執著法的時有時無,就是如實正見一切法存在的真相。

 

因緣是佛教的核心哲學,也是當時佛教在印度的萬教當中,得以獲得各階層青睞的主因之一。因緣的解釋隨著時代的變遷,是撫慰、是放下、是智慧,也是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大部分的人認為相信緣分,活著就不會這麼痛苦,這是因為社會變遷太快,我們的心智無法解釋所見的困境與種種,用此降伏內心的折衝與不安,但我們要突破困境時的真能量從何而來?是臣服因果後的放棄,還是選擇性的接受?從《稻稈經》裡了解,因與果之間仍有許多變數在相互影響著。而這些變數正是我們可以努力的著力點,而非無為而為,看似消極的解脫。

《稻稈經》提供了一個觀想因緣的工具與思考的角度。因緣其生滅無常、其體無我。無常是變動不居、沒有常性;無我是其體非獨立自存、固定不變。一切法兼具可變性、和合性、滅壞性,相互為緣,因此,在同一時空下生活的人群便應該和諧相處、彼此成就,共同締造現實的樂土,積極開拓自己的前路。所以《稻桿經》的緣起法則,可以發揮凝聚社會的力量,建立個人斷除煩惱、改善生命素質的信心。

註一:以下四個要點摘錄於黃家樹所著的《雜阿含經》/2007年/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本文作者為法行會第9組)

文/ 楊松華
攝影/梁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