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佛陀是大醫王

佛陀是大醫王

常延法師從《法的療癒》談佛陀對老病善終的教導(Ⅰ)

果品法師邀請我時,就在想,如果這是最後一次跟大家分享,應該講些什麼?最先想到是這一期生命在學佛過程當中,對自己最受用的兩部書,一部是印順法師《成佛之道》,花了18年的時間讀它。另外一部是龍樹菩薩的《中論》,為了讀《中論》差點跳樓,那時租房在四樓,當整個認知系統要轉換成中觀的思維方式時,差一點把自己拋出窗外。

所以,如果是今生最後一次跟大家分享,我願意分享這兩部書,因為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總是被教導要善用同事的技巧(四攝法之一的同事攝)來利益他人,也就是要以自己學習過而且很受用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可是,剛好看到杜老師《法的療癒》這本書,又想到,如果只是八十分鐘的分享,剛剛講的那兩部書就放下吧!

更重要的是六十歲後的這四年,其實一直在關注面對老、病,還有臨終時最後那一念心,應該怎麼安住的問題。本來這只是個人關注的問題,後來發現或許也是現在大家必須用心關注的問題。因此,藉著這個因緣,就訂了這個題目。

從杜正民教授《法的療癒》這本書談起

關鍵是想要跟大家談一談佛陀針對老、病,善終的教導到底是什麼?

又剛好有杜老師這一本書,就借來用一下。

杜老師在2006年被診斷出肝癌,2016年復發,往生了。

杜老師怎麼形容他的痛?他說自己在疼痛間搶呼吸,後來他在《雜阿含經》裡面發現有一個差摩比丘對病痛的形容,非常貼切。

差摩比丘說頭痛到像頭被綁起繩子然後一直轉轉轉,我們一定看過孫悟空,當他的師父念緊箍咒時,痛得在地上打滾,大概就是那個樣子,他的頭痛是痛到這種程度。肚子呢?好像用利刃活生生把牛肚剖開那樣。二腳像被二個大力士架起來,放在火上烤那樣。

可是病得那麼重的差摩比丘,還是很認真地和來探病的人討論法義,甚至拄著拐杖親自去跟僧團的法師們分享自己對法的體驗,使僧團的比丘們對法有更進一層的了解,看到這部經的後續發展好令人感動!

這段對病痛的描述,在《雜阿含經》裡變成一個固定形式,《雜阿含經》裡面凡事要形容病痛,就會說:如《差摩比丘經》所說的那種痛。

杜老師十年的病,其實他很有福報。從2006到2016年,他足足有10年的準備。所以從我們看到杜老師非常安詳地走完最後的時光。每天在安寧病房,泡一杯茶,靜靜地看著窗外…他痛不痛?應該還是痛的。但是,就像差摩比丘那樣,為了法,他硬是可以從病床上起來。

杜老師在那種病痛的情況下,一個學佛30年的人,要到痛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才想追問佛陀到底怎麼教的?杜老師是專業佛教學者唷!杜老師說自己因此開始反思,尤其當他看到給孤獨長者經舍利佛的引導之後涕淚縱橫,自己也涕淚縱橫,然後反省到:學佛二、三十年來,到底學了什麼?只是表面文字呢?還是有如法修持呢?做為一個在家居士面對病、死亡要怎麼辦?

我的生命觀到底是什麼?佛法的核心又是什麼?事實上,初學佛的人不一定會這樣問,老參的人習以為常,卻問不到家,初學的人反而好,今天馬上就問嘛!佛法究竟要教我們什麼?學佛真的可以拿來面對病的時候,老的時候,甚至面對死亡最後一刻到來的時候嗎?為什麼我剛剛說杜老師很幸運,他準備十年耶!

雖然患病讓我們覺得很難忍受,但要恭喜你!因為修行人要修到預知時至是很困難的,現在醫生跟你說你只剩下三個月可活,多好啊!不是這樣子嗎?那不是叫預知時至嗎?通常我們說那個人修行功夫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好到能預知時至。現代醫學很快就能告訴我們,你這個病一般來講是五年存活率、八年存活率,已把明確的時間表告訴我們,那不是賺到了嗎?

且不說生病,現在台灣人的平均餘命,女眾是84歲,男眾是78歲,用平均值來算,我們還剩下幾年呢?我為什麼60歲就開始要準備了,因為當時我已經比我母親多活了兩歲。如果我們用現在台灣男女眾的平均年齡來算,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年可活?到底要利用這一段時間做甚麼樣的準備呢?

想到這些問題,又看到杜老師的書,於是就決定和大家一起從《阿含經》來看佛陀對老、病、善終的教導,相信這是非常恰當的!為什麼?因為佛陀出家修行的因緣,就是為了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他才捨棄王位出家修行,成道以後,當然還是以怎樣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做為他弘法教化的主要內容。

《阿含經》主要是記載佛陀跟弟子之間的對話。有點像《論語》,大家對《論語》還有印象吧?!是孔老夫子跟弟子們的一些對話錄。《雜阿含經》也是記載佛陀跟弟子的對話,以及對弟子的教導。從《阿含經》,尤其是《雜阿含經》來看看佛陀是怎麼教導我們面對老、病、善終的問題,應該是蠻好的!

讀《雜阿含經》時有兩個基本問題

但是,《雜阿含經》卻是難讀的。讀《雜阿含經》時有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個是專有名詞的問題,但這好解決,大家現在google一下就知道了,可是使用google搜尋時,有時候一大堆資料出來,你不曉得要挑哪一個,你不曉得要聽誰的。

記得在佛學院教書的時候,教到十二因緣,要學生從他們的生命裡面舉一個例子,他們交了作業。結果到第二年我才發現,怎麼去年的學生舉的例子是吃包子,今年學生舉的例子也是吃包子,原來google裡面的例子就是吃包子。明明跟他們講要寫自己的生命經驗,結果他們抄google裡面別人的生命經驗,更何況那個寫的人可能也不是他的生命經驗。這樣佛法怎麼學得會?!因此,讀《雜阿含經》的第一個困難是專有名詞,但是容易解決,因為現在有電子化的佛學辭典很方便搜尋。

第二個問題比較難解決,就是《阿含經》的敘述方式太過簡略,簡略到我們看不出裡邊的細節。那該怎麼辦呢?這裏面牽涉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屬於佛學本身的理論系統問題,佛教做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基本上它有非常完整的理論系統,有它特有的觀念論系統,以及方法論系統。但是《雜阿含經》的敘述只是直接講幾句話,並未論述那幾句話背後,支持起來的觀念論系統,以及方法論系統。所以《阿含經》的難讀,基本上並不是文言文跟白話文的問題,而是對它背後的理論系統是否了解的問題。

但現在也容易解決,為什麼?我們可以透過部派佛教時期的論師,以及後代論師的著作,他們根據《阿含經》做了整理、詮釋,把那個理論系統突顯出來。透過論師的論典所建構的理論系統去了解,雖然可能需要稍微專業一點,但仍然可以解決。
除了印度論師的論典之外,還有現代善知識的詮釋。印象中,當代大德有關《阿含經》的詮釋,在台灣第一個當然是印順導師,他的《佛法概論》就是《阿含通論》、還有他對部派佛教的相關研究。另外,美國的菩提比丘,德國的無著比丘,他們是用學術方法、以及個人的實修經驗,對《雜阿含經》做了不少現代詮釋。台灣也有網站,把南傳的《阿含經》跟漢譯的《阿含經》做了對照,網路可以找到這些資訊。由於佛法理論結構方面所造成的閱讀困難,可以用上述這些方法解決。

但是,最後一個困難就較不容易解決了,尤其在《雜阿含經》裡面,可以說幾乎每一則都涉及「禪觀的指導」,所謂「禪觀」是指能夠超越生死困頓的那種智慧的如實觀察,在《雜阿含經》裡所指導的禪觀,必須是你曾經修過「四念住」的具體修行方法之後,你才能夠看穿它,所以比較困難,也就是說必須有四念住禪法的實修經驗才可能解讀。

幸運的是今天台灣學佛的人,也有機會接觸到南傳傳統的「四念住」修行方法,有幾個系統在台灣大家知道的,比方說馬哈希系統,葛印卡系統,帕奧禪師系統。你們不要誤會,我現在是就資料說資料,並不是叫大家都去修南傳禪法。

回到重點,《雜阿含經》難讀的原因,第一個是專有名詞的問題,容易解決。第二個是敘述太簡略,簡略的背後需要有佛學整體理論的支撐,那也還容易解決。最困難解決的是必須有禪修的體驗。

這次的分享,為什麼說是從《法的療癒》開始談起?因為是藉杜老師那幾句反思的話,而且又依他在那本書裡所提到的《雜阿含經》經文來討論。我設了四個子題,本來跟果品法師說講兩次,或是四次都可以,法師很慈悲,馬上說四次,所以我們會連續講四次。
今天跟大家談第一個子題:給孤獨長者的典範。典範很重要,這幾年我在做老人研究,通常會提到,我們要怎麼樣準備老?其中有ㄧ個方法就是尋找成功的老人典範,人家怎麼過得好的,跟他學就對了。

給孤獨長者的典範

談到給孤獨長者的典範,先介紹給孤獨長者,他是佛陀的大護法,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富商,在王舍城外樹林中皈依三寶,然後邀請佛陀到舍衛城去,建了很有名的衹樹給孤獨園,也就是佛教經典裏經常提到的:「一時,佛在衹樹給孤獨園……。」他就是供養那座園林的長者。

PPT-10佛陀行腳圖片解說
幫大家找了一張地圖,佛陀出生之地藍毗尼園、佛陀入滅之地拘尸那羅、佛陀成道之地菩提迦耶、佛陀第一次說法之地鹿野苑。這個是給孤獨長者住的舍衛城,他見佛陀之地王舍城,大概這幾個重點。這兩個人都是出生在印度的歷史人物。
給孤獨長者是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富商,有一次他去王舍城辦事,剛好他借住的那戶人家正忙得不得了,主人正在督促家人準備豐盛美食。給孤獨長者就問道:「你是要辦喜事嗎?家裡有人要結婚嗎?」主人說:「不是不是,因為明天要供養佛陀。」於是給孤獨長者隔日天還未亮就出城去見這一位聖者,就是在這個因緣下,第一次見到佛陀,聽佛說法後,當下皈依了三寶。之後回到舍衛城,建了祇樹給孤獨園。

這位長者生病了,且病得很重,佛陀、阿難尊者跟舍利佛都陸續來探病,底下是今天幫大家選出的三段經文:《雜阿含經》1030、1031、1032經。

佛陀慰喻給孤獨長者的原經文:
《雜阿含經》卷37(1030經)佛告長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長者白佛:「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世尊!我今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佛告長者:「善哉!善哉!」即記長者得阿那含果。
(CBATA,T02,no.99,p.269,b9-14)

佛陀最先來探病,佛陀就講這段話而已:「當如是學:對佛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淨信佛、法、僧三寶、持戒不犯,這就是「四不壞淨」。然後給孤獨告訴佛陀:「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對於這四項內容,我都已修行圓滿了。我的生命跟這四項修行法門完全融在一起,不會分開了!佛說:「善哉!善哉!太好了!太好了!」然後授記給孤獨長者得阿那含果。

先解釋這兩個專有名詞:「四不壞淨」,是指對佛、法、僧三寶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且嚴謹持守聖者所教導的戒行。佛、法、僧三寶以法寶為核心,佛教所皈依的法寶包含三項主要內容:

法寶的第一項內容是指一切事物存在的共通現象(無常)、以及事物存在的真實法則(緣起)。一切事物存在的共通現象是,不停不停生滅變化,沒有辦法永遠不變,沒有任何事物是永遠不變的,所以剎那生滅無常,可說是一切事物的共通現象。任何事物之所以會存在、之所以會出現,都是很多因緣條件聚合在一起才會出現的,沒有任何單一的力量可以操控這個現象的存在跟變化,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緣起法則,是事物存在的法則。一切存在現象都依緣起的法則而出現,而且剎那不停地生滅變化,無常、緣起是法寶的第一項內容。

法寶的第二項內容是能夠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去運用緣起無常法則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的練習,能讓我們離開因為不能體悟這些自然法則所帶來的身心痛苦,所以法寶的第二項內容是指方法,讓我們能夠將緣起法則和無常的認知,運用在生活中。當我們還沒有遇到問題時,聽到我剛剛講法寶的第一項內容時,大家覺得:嗯~有道理!一切事物的共通現象確實是不斷生滅變化的,因緣所生的存在現象也真的不是我能操控的。但是,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多半就不會這樣想了。怎麼會是我咧?怎麼讓我遇到的?於是我們的苦就來了。那要用什麼方法,才可以讓這種符合真實法則的觀念,在我們遇到逆境時的第一時間就發揮影響力,讓我們不會把自己帶向痛苦的深淵呢?這是需要有方法來練習的,因此法寶的第二項內容,是指可以拿來練習和實踐的方法,例如八正道、戒定慧三學等。

法寶的第三項內容,就是剛剛給孤獨長者說「此法中有我,我在此法中」的境界。我們的生命跟自然法則完全融成一片的狀態,那是徹底遠離所有煩惱跟痛苦的境界,也就是涅槃,這是佛弟子要親身體驗的理想目標。

三寶以法寶為核心

我們所皈依的「法」,基本上包含了上述三項內容。三寶以法寶為核心,已經圓滿親證法的人叫做佛,正在學習這些法,少分少分體驗到,或是更多一點、乃至快要圓滿的一群人叫做僧。我們真正皈依的是這樣的三寶,並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經典、佛像、和穿著僧服的人。

真正的僧是指全心投入修學佛法,少分體驗到法,乃至多分體驗到法的一群人。如果你正是這樣的人,你算不算僧?是!你就是勝義僧團的一份子。

對佛法僧三寶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且嚴謹的持守聖者所教導的戒行,就是成就四不壞淨。為什麼要特別強調聖者所教導的戒行?我們剛剛講法寶的第二項內容是指可以幫助我們體證緣起法則的方法,聖者所教導的戒行,就是這樣的方法。聖者所教導的戒行,第一個作用是可以不跟眾生結怨,第二個作用是透過持戒,能夠讓我們進一步修定而容易得定,因此能更進一步修如實觀的智慧。我剛才說讀《阿含經》的最困難點是要有禪觀的體驗,那個禪觀的體驗,就是必須建立在戒和定的基礎上,才能得力的。我們除了讀經之外,還要加上持戒修定,才可能進到如實觀的這一個部分。

所以,對三寶的堅定信心,加上持戒清淨,這四項叫做四不壞淨。為什麼叫不壞?因為你的信心已經不會被外道的邪思、邪見、邪戒所破壞。其實在不同的領域有很多戒耶!例如民間信仰有很多禁忌,那都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戒,你只是一心實踐聖者所教導的戒行,所以叫做不壞。那為什麼叫做淨呢?對三寶起信,那個信心本身是心的淨化,而持戒本身是對我們身口行為的淨化,所以叫淨。

四不壞淨在經典裡面又叫做「四預流支」或是「四證淨」,四支就是四項,「預流」就是入流,入流就是初果,初果的意思就是從此以後進入聖者之流,永遠不會再墮三惡道,且一定可超越生死輪迴,所以「預流支」是很重要的。

四不壞淨從皈依三寶到持戒這四項,可淺可深,可以由淺入深。信行人從信心開始,對於剛剛講的法寶內容可能還不是那麼清楚,只是有信心,但是信為道源功德母,還是很重要的。修行可以從信心入手,直到真的證悟了,最後體證了法,所以這四支又叫做「證」淨。

像這樣的解釋,我就是採用了部派佛教論典裡面的解釋。為什麼會知道部派佛教有這樣的解釋?現在我們的電子佛典很容易搜尋。也可以用印老的書或現代學者的研究,再找回去原典。以上是四不壞淨。

剛剛出現的第二個專有名詞是「阿那含果」。什麼是阿那含果呢?原始佛教時期把修行的結果分成四個層次: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些詞是音譯,如果翻成中文就是預流,一來,不來,無生。「預流」,是進入聖者之流,從此只要再經過七次轉生天上人間,就一定會證阿羅漢果。「一來」,就是再來一次就好了。「不來」就是不會再來到欲界。四果阿羅漢,無生,不再生死輪迴,即是超越了生死。這些果位是依修行人所斷的煩惱安立出來的。

預流果斷什麼煩惱呢?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稱為三結,結就是煩惱的意思。為什麼叫做結?中文選的真好,結是打結,把我們牢牢綁在六道輪迴中不得出離,誰綁我們的?自己的煩惱。煩惱其實很多,並不止這三種,但歸納起來這三類是最嚴重的。

1.身見結:由我們這個色身而產生我見,這個就是我,為了這個我,起心動念、語言行為,不斷為「我」抓取、排斥…造作很多罪業,從自我出發的種種造作,都是從這個身見結來的。

2.戒禁取結:就是執取非聖者所教導的禁戒,剛剛講過聖者所教導的戒是一種能讓我們止息怨仇,能夠讓我們修定修慧的。民間信仰或是印度外道都有各種禁忌,如果你奉行那些禁戒,就是戒禁取。老是會執著那些不能真正讓我們超越生命苦難的禁忌,就是戒禁取結。

3.疑結:是對於真實的,對生命有意義的正法,例如前面所說的法寶的三種內容,以及已經圓滿體證那個法的人(佛),或是正在修行的人(僧)不能產生信心。簡言之就是對三寶、對真理無法產生信心,就是疑結。

斷三結,證四不壞淨

相信真實本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我們平常接受了許多不是真實的資訊,尤其是在電子媒體發達的現代,疑結更難斷,對不對?

斷這三結之後,只要再經七次的生死,就一定可以超出輪迴,因為已把生死輪迴的根剷除了。所以這三結是根,一定不能小看他!我過去以為要斷三結蠻困難的,但是這次讀《雜阿含經》之後,忽然給我非常大的信心,因為佛世的弟子們,即使是在家居士,一聽佛陀開示,他就斷三結,證四不壞淨了,可見好像沒有那麼難,以前我把它想得太難了。不過還是因人而異吧?

回想我今生接觸佛法,大概二十歲左右,第一次聽到諸行無常,就是剛剛講的法的第一項內容「無常是存在的共通現象」。當我聽到諸行無常時放聲大哭,從此以後沒有懷疑過,慢慢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切存在的共通現象,四十幾年後的今天才會這樣說明。但是當年為什麼會那樣子相信?是因為一個才十幾歲的孩子已經經歷了至親的生離死別、水火的無情衝擊,那時只會坐在祖母的墳前問:「妳為什麼要死?」沒有答案!那時候不會參話頭,要不然可能就開悟了。所以當二十歲聽到「諸行無常」時,頓然明白這就是答案!原來兩千多年前就有人講過了,你卻現在才聽到。然而,是不是大家聽到諸行無常都這樣反應呢?那也不見得啊!幾年後,我讀佛學研究所時,我和我的日文老師一起吃麵,我習慣性地感嘆:「世間無常啊!」她竟然馬上回答說:「對啊!所以要及時行樂!」我那時大概學佛七八年了,經她這一講,我也開悟了,我從來不知道諸行無常下面可以接及時行樂。我們兩個人對諸行無常的反應竟然那麼不同,我是痛哭流涕,從此對佛法深信不疑,而她說要及時行樂。但是我覺得她說得也對,是可以那樣想,合乎邏輯的!但是,合乎邏輯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合乎邏輯,合乎邏輯卻不一定是真理。所以,斷疑結很難,明明合乎邏輯,為什麼不可相信,為什麼要懷疑?為什麼不能這樣想?為什麼一定要那樣想?是由你規定的嗎?蠻有趣的,對不對?可見這三結真不容易斷吧?!

身見結就是一般講的「我見」,我見表現出兩個特質,1.希望永遠存在,2.要能夠由我操控。要由我支配控制,這個就是我見結,兩個特質:永遠不要變,一變我的反應就來了,而且不是不可變唷!我要他變才可以變,我不讓他變的話他就不可以動。

以上是三結。斷三結,證初果,預流,已經證入法性之流了,一定能趨向正覺解脫,所以斷三結很重要!

二果呢?就是斷了三結之外,還減輕了瞋心、以及欲界的貪心。

五下分結:到了三果,三結、瞋、以及欲界的貪全斷了,這叫「五下分結」,五類煩惱斷了的人叫阿那含果。這句話不能倒過來,不是因為你是什麼果了,所以斷什麼結,兩者關係不是這樣子,是斷了煩惱以後,所以說他是阿那含果,有不同吧?這樣就比較不會走錯路。當有人說你現在是阿那含果了。你要檢查一下自己還有沒有三結?還有沒有欲界貪結?還有沒有瞋結?如果發現自己還有這五種煩惱,那你就趕快不要信那個給你授記的人了。

要知道一群人聚在一起會有集體幻想症,萬一第六組有一個人當下證果了,那輸人不輸陣,第五組馬上也一個人起乩(台語),這叫集體幻想症。那同桌的人會怎樣看呢?你左看右看橫看豎看,這個人都不怎麼樣,他怎麼證果了呢?那我不趕快證怎麼行咧?那一年一百多個證果就是這樣來的,這是集體幻想症。所以要留意,是因為煩惱斷了,才說他是初果、二果、三果。關鍵在於煩惱有沒有斷。

五上分結:阿羅漢果是什麼?無生,無生的意思是說不再生死輪迴,完全超越了生死,已經斷了五上分結。五下分跟五上分,下跟上的差別是什麼?下是指三界最下層的欲界,上是指欲界之上的色、無色界。甚麼是三界?佛法把眾生生活的空間依眾生的執著特性分成三個層次。最底層的叫做欲界,這一界的眾生貪著感官所對應的境界,叫做五欲(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貪著色聲香味觸等外境),我們對欲界最熟悉,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欲界的人,欲界的眾生貪著感官所接觸到的境界,所以叫做欲界,欲界在三界的最下層,因此將把我們繫縛在這一界的煩惱,稱做「五下分結」。

上分指的是色界跟無色界,色界眾生貪著什麼呢?色是指物質現象,但是這個物質現象不像我們欲界,我們欲界的物質現象跟色界比起來是粗的,在色界的物質現象非常細緻、微妙,基本上他是通過禪修體驗到的,我們這個身體的重量感,在體驗到初禪時,基本上就消失了。它是很細緻的一種體驗,色界的眾生就是黏著在這細緻的物質現象的體驗上面,所以叫色界。那無色界呢?是連這些細緻的物質現象都沒有了,只剩下心的活動,貪著在微細的心識活動上面,所以叫無色界。

因此,下分指的是欲界,上分指的是色界跟無色界。五上分結就是指色界的貪欲、無色界的貪欲,以及慢結、掉舉結、無明結。

慢結:是一種與生俱來認為我凌駕他人之上,比他人高明,高人一等的一種自我感,它是很微細的,通常我們不會發現它。這個煩惱一天到晚都在讓我們起心動念,不自覺地就認定我比別人優秀!我們隨時會有這種念頭出現吧?很不容易調的,所以必須透過學習,去認識、欣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優點,逐漸降低慢結,這是從較粗的層面來講的。四果聖者斷除的慢結並不只是這樣子,它是更微細的煩惱,因為一個解脫的聖者,他已經經歷了斷除五下分結的歷程,所殘留的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微細慢心,是一個有修證經驗的人,和沒有修證經驗的人比較出來的慢心,那是更加微、更難調伏的,斷除了這微細的慢心,才證入四果。

掉舉結:掉舉是指會妨礙定境的一種心態。掉舉是心上揚,初學者因胡思亂想而妨礙修定得定,但四果所斷的掉舉結,指的是說擔心定境會消失。在《雜阿含病相應》的二十則經文裡面有一則,談到有一個比丘病重時,擔心他的定境會退失,佛陀給他開示以後,他才斷了掉舉結,證阿羅漢果。

無明結:就是對無常、無我等真理無法徹底信解的根本煩惱。以上是名相解釋。

世尊來探望給孤獨長者的病。世尊只說:要修四不壞淨修喔!給孤獨長者回答說:「我的生命已經完全融入四不壞淨裡面了!」。然後世尊就直接給他授記「阿那含果」了。

接著是阿難尊者來探病:

阿難慰喻給孤獨長者的原經文:
《雜阿含經》卷37(1031經)尊者阿難告長者言:「勿恐怖!若愚癡無聞凡夫不信於佛,不信法、僧,聖戒不具,故有恐怖,亦畏命終及後世苦。汝今不信已斷、已知,於佛淨信具足,於法、僧淨信具足、聖戒成就 。」CBETA,T02,no.99, p.269, b23

阿難的開示稍微更貼心一點,他說:「你不要恐怖喔,一般人因沒有具足四不壞淨,所以病重或臨終的時候,就開始會恐懼,恐懼甚麼呢?主要是擔心這一期生命要結束了,生病的時候就怕會死掉。我有一個親戚經常在說:我這裡痛那裡痛。我告訴他:不要一天到晚只是關注自己的身體,身體最後一定會壞掉的,不要怕死。他總是義正詞嚴的回說:「我沒有啊!我沒有怕死!」可見一般人通常是無法將過度關注身體的病和怕死連結在一起的。其實病的最後就是死亡,二者之間有前後發生的一貫性。一般人怕的是什麼?真正害怕的是這一期生命要結束了,生命的死亡本身是一種斷裂,有很多問題要處理吧?例如你的財產,存摺的密碼…都要交代清楚。現在還要去簽元月9日上路的「病人醫療自主同意書」,這些都是必須要準備的,但是真正困難的是內心的恐慌,這個生命要結束了,怎麼辦?如果你相信有來生,來生還要受苦嗎?很多人都說來生不要做人,那你要做什麼?不做人就不苦嗎?

阿難尊者跟給孤獨長者說:「你不用怕,因為一般人沒有修成四不壞淨,才要擔心命終及後世苦。你既然成就了四不壞淨,可以不用怕啊!」

給孤獨長者自述無有恐怖的原因
「我今何所恐怖?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之中丘塚間見世尊,即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自從是來,家有錢財悉與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CBETA, T02, no. 99, p. 269, b23

給孤獨長者自己回答說:「我哪裡需要害怕?!」他回憶自從第一次見到佛陀,皈依三寶、持守淨戒以來,所有的家產,他是代管的,他可以跟所有四眾弟子共享,他真的是那樣做,一個這樣的護法居士,信佛二十多年,他是這樣的一個居士,所以他臨終能夠沒有恐懼。
關鍵來了,為什麼成就四不壞淨就不會恐懼命終及後世苦?我們為什麼要相信?

我們相信任何東西,基本上有三條路徑,一條是相信專家說的,這裡的專家就是指佛陀、阿難、舍利佛,此外,所有祖師大德、我們師父也這樣說,那我就信了,或是因為經上那樣寫我就信了,我就不用多想了。第二條路徑是透過理性的論證之後才相信。第三條路徑就是我親自體驗。我們相信某樣東西,大概不出這三種方式。但是,相信專家有時會信錯了,對不對?所以要增長知識以及辯證能力。親自體驗似乎最值得相信,問題是如果一開始的認知是錯的,親自體驗後,恐怕就來不及修改了。所以,在學習的過程,這三條路徑是不斷交互運用的,我們有這樣的聚會,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探討問題,對於信仰和信心的建立,相信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什麼成就四不壞淨就不會恐懼命終及後世苦?針對這個問題,其中有一個關鍵,記得前面提到杜老師自問:「我的生命觀到底是什麼?」我們是否也要問自己:「我的生命觀,我對生命的了解到底是什麼?」

如果依佛法來看生命這件事情,聖嚴師父在《慈雲懺主淨土文》裡面,提到人有三條命:身命、生命跟慧命。什麼是身命?指的是肉身,從生到死,是階段性的短暫存在,死後就沒有了。通常一般人關注的生命,大概就是指這種身命,從生到死,死後就沒有了。那生命又是什麼?一生又一生的連續,無盡的生死之間永遠有一條命存在,就叫生命。這屬於宗教信仰的層次,例如民間信仰的輪迴觀,主張永生的宗教,或是追求與宇宙大我合而為一的宗教思想,大概都認為有一條這樣的命永遠存在。因為認為只有身命,所以才會有命終的恐懼;因為知道有生命,所以有來生苦的恐懼;這就是阿難尊者所說的那種沒有四不壞淨的一般凡夫會有的恐懼。慧命是什麼意思呢?聞法的知見與修法的功德叫做慧命,從初聞佛法到成佛之後一直都存在。這是從佛法的立場來下的定義,如果我們把它轉化成無論有沒有學佛都通用的定義的話,那麼這個慧命可以這樣說,它是指可以整全的、徹底的、有效的、安全的,又沒有副作用的照顧到身命跟生命觀念和方法。包含兩組概念喔!師父不是講聞法的知見與修法的功德嗎?所以一定要涵蓋兩方面,一個是觀念,一個是實踐的方法。是通過這樣的觀念跟方法的學習、體驗所形成的內在能量,這叫慧命。這是一種足以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內在能力,這叫慧命。慧命是可以整全的,非常完整,又徹底的,有效的,沒有副作用的照顧到我們的身命,也可以照顧到我們的生命的觀念跟方法,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幫助我們自己離苦得樂,它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這樣的力量要怎麼獲得?我們又要怎麼樣滋養自己的慧命?從給孤獨長者初見佛陀的那一段經文的精采描述,我們大概就可以了解慧命是怎麼樣來的。

那段故事很長,真的是很精彩的一段故事,給孤獨長者天還沒亮就出城去見佛陀,他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馬上皈依三寶,之後佛陀才問他叫什麼名字,問他從哪裡來的,他說他是遠從憍薩羅國的舍衛城來的…。當時佛陀對給孤獨長者的開示內容是什麼?佛陀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諸法無常,屬於觀念的教導。接著教導修行方法,要修三種福業:布施福事、持戒福事、以及可以生天的福事。佛教所說的生天福業是五戒擴大成十戒,再加上禪修,那就是生天的福業。除此之外,還要修遠離的福業,遠離有什麼?遠離貪欲心。這裡更進一步詳述遠離貪欲的方法:欲味、欲患、和欲出,貪著於欲求的狀態叫欲味,這種貪著的心會產生什麼問題叫欲患。欲出呢?已經出離了貪欲心的狀態?對有關貪欲的種種狀態如實了知,就是修遠離福業的方法。

聽了佛陀開示之後的給孤獨長者,經上描述他:「聞法、見法、得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他當下完全融入佛陀的教法之中,他是在這種情況下皈依三寶的。現在大家應該了解為什麼剛剛我介紹三寶的時候說法寶為第一核心,我們從給孤獨長者的皈依就已經看到了,他是先聽到法,入法,入正法律,律就是戒,心得無畏,完全相信。所以在他們初見面的過程裡面,我們就看到三寶確實是以法為核心的。諸法無常是離我見的必要的觀念。然後修布施、持戒、生天的福業,以及遠離欲望的福業,布施、持戒、遠離貪欲,是真正能得到福報的方法,能相信奉行,就離開戒禁取見了!所以,確信諸行無常,便離開身見結,就可以幫助我們免除生命有限的恐懼,因為你已經知道一切存在事物的共通現象是無常,不可能永遠存在,所以能離開害怕失去身命的恐懼。修行福業的方法,能夠讓我們斷除戒禁取結,就可以幫助我們離開後世苦的恐懼。為什麼?因為布施、持戒、生天的福業,可以讓我們遠離怨仇、永遠不墮三惡道,因此你就不會有來生苦的恐懼。給孤獨長者在這種情況下,親自體驗到不由他信、不由他度,自己完全融入正法之中,也就是離開了疑結。這樣一個在家居士,這樣的見佛,佛為他這樣的開示,他當下斷三結,證四不壞淨,因此臨終沒有恐懼。真是太精采了!

不要執著於六根、六塵、六界、五蘊

接著是舍利弗探病開示:
舍利佛慰喻給孤獨長者
《雜阿含經 》卷37 (1032經 ):尊者舍利弗告長者言:『當如是學:1.不著眼,不依眼界生貪欲識;不著耳、鼻、舌、身,意亦不著,不依意界生貪欲識。2.不著色,不依色界生貪欲識;不著聲、香、味、觸、法,不依法界生貪欲識。3.不著於地界,不依地界生貪欲識;不著於水、火、風、空、識界,不依識界生貪欲。4.不著色陰,不依色陰生貪欲識;不著受、想、行、識陰,不依識陰生貪欲。』CBETA,T02,no.99,p.269,c15-23

舍利佛這一段慰喻更重要,但是最難讀,因為沒有時間了,所以我們先很快把它看過去。這段看不懂是正常的,懂了才有問題。先幫大家歸納一下,這段經文可以分成四段,簡單的講,就是不要執著於六根、六塵、六界、五蘊。我們經常講「不要執著」,但不要執著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段經文進一步解釋說:不執著六根,就是不要因六根而起貪欲心。依次是不要依六塵、六界、五蘊而起貪欲心。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大家把這張大綱拍照起來,把筆記寫回去,之後也會說:「不執著就是不要起貪欲心。」這樣真的就能不執著了嗎?應該不太有用吧?反而師父教我們的比較有用,師父教我們遇到必須取捨時,就問自己: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運用師父教我們的這些咒語(心五四)反而比較有用,你背這段經文可能沒用。因為這段經文其實是禪觀的引導,所以如果現在你知道看不懂這一段,恭喜你!這樣反而比較有機會了解。因為沒有時間細講了,就先略過。姑且先來看底下這一段讓杜老師被感染得涕淚縱橫的經文。

漢譯《雜阿含經》在給孤獨長者涕淚縱橫為在家居士請法這段之後就結束了。但南傳《阿含經》後面還接著提到舍利佛離開不久,給孤獨長者就過世了,所以舍利弗的開示,是給孤獨長者臨終前的最後教導。

給孤獨長者涕淚縱橫地說:我信佛二十多年來,不曾聽舍利弗尊者教導過像這樣的法要。因此祈請舍利弗尊者說:「居家白衣,有勝信、勝念、勝樂。」有些在家居士對正法有非常強烈的信心和好樂心,卻因為沒有聽到像這樣的甚深教法而退心。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好可惜!其實我們是很幸運的,因為像這樣的禪觀,舍利佛當時就已經教導給孤獨長者,他是一個居士,代代相傳下來,我們的師父也把這樣的禪觀方法教導我們,並沒有不教。但當時卻不是在家居士都聽得到的,因此讓給孤獨長者涕淚縱橫而請法。你看多偉大啊!這一個一生信仰三寶、護持三寶的居士,在他即將過世前得到了受用的法門,還不忘為居士們請法,真是了不起!

現在,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三段開示的重點:第一段佛陀的開示,是確認修學成果。剛剛已經講了嘛!他們第一次見面,聽了佛陀的開示,就已經證四不壞淨,到病重的最後關頭,佛陀再來確認一次,OK!過關,所以授記阿那含果。

第二段阿難來引導他憶念善業,幫助他憶念自己這一生所做過的善業,對一般臨終者而言,這是最重要的引導原則,不管他有沒有學佛,幫助他憶念善法,讓他在憶念善法中圓滿這一期生命的最後一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適合做此引導的是熟悉臨終者生平的人。

第三段是舍利佛引導進行禪觀。但我們今天等於沒講,因沒時間講了。等到下一次或第三次再詳細來解說。

三個生前助念法門
這三段的探病開示,其實就是佛陀所教導的助念法門,你們現在要顛覆一下原先對助念的理解,現在一般說到助念,是人死了請一群人來念佛,我要重申唷!我不是說不用唷!我也不是說沒用唷!我現在講的是說給還活著的人聽的生前助念法門。

由這三番慰喻所啟發的生前助念法門,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助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幫助你憶念曾經學習過的觀念和修行方法,以及曾經做過的善業,相信這才是真正有用的助念!「慰喻」這個詞,出自《維摩結經》,慰是探病安慰;喻是使對方明白,明白他現在需要用什麼觀念,用什麼方法來面對自己眼前的問題,老的問題也好,病的問題也好,臨終的問題也好。所以說這三個層次的引導,是非常有典範作用的。真正有用的助念是能幫助你憶念曾經學過的觀念和方法,曾經做過的善業。

所以,有關給孤獨長者信佛學法的歷程,一定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那三段經文而已,我另外找出兩段佛陀平日對給孤獨長者的教導讓大家看看。有一次結夏安居三個月,給孤獨長者負責所有僧團結夏食宿的供養。結束後來見佛陀,佛陀跟他說:真好啊!你修得真好!「於未來世當獲安樂果報。」這樣就不用擔心來生苦的問題了,對不對?但是佛陀接著又講:可是喔!你不要只想暗自享受這個後世的果報之樂,你一定要時時努力學習「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必須時時學遠離,舍利弗在這段經文後面補充說明了五種要遠離的東西,「喜樂具足身作證」,意思是說:要親身體驗到更殊聖的喜樂,那是什麼?禪定。所以舍利弗尊者再補充了五種要修喜樂的方法,其實就是修行禪定的過程,最後是得定。這是佛陀在給孤獨長者做了大布施、大供養之後,接著教他的。並不只是說:哎呀!你做得很好啊!將來很有福報啊!…而是勸誡長者不要「默然樂受此法」,不要只想享受福報,還要進一步修遠離和禪定。

接著這段經文,跟剛剛舍利弗尊者的開示最有關係,這是南傳藏經的經文,首先是:「止息五種怖畏怨仇」的方法,就是持五戒。第二個修行方法是:「成就四種預流」,就是初見面時已經教了的「四不壞淨」。第三個修行方法是:「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修成這三個法門,你就可以自己很有自信地自得記別,就是自己知道來生一定不會墮入地獄、畜生、餓鬼道,而且絕對會趨向正覺解脫,一定會超出生死輪迴。這段經文後面繼續解釋什麼是「止息五種怖畏」,就是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四種預流」,我們前面講過了。「以慧善觀聖理,善通達」,指的是觀察緣起以及十二因緣。了解這個「慧觀」的內容,才可能知道舍利佛所引導的禪觀,到底要觀哪裡。今天無法講那個禪觀,大家只要知道還不明白,那就對了,今天就學習到還不明白就好了。因為它是依十二因緣所建構起來的修行原理,而設計出來的禪觀,一定是要平常練習過,在臨終前才可能運用啊!

今天最後要出功課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當老、病、臨終的關鍵時刻到來,自己如何才能得到真實有用的助念?剛剛講的那三個助念法門,主要是來自自己平常的準備,才可能在關鍵時刻得到別人的幫助。我真的很誠懇地邀請大家一起想,要怎麼辦?我們的學習要怎麼落實?我教佛學三十年,學佛四十年,所以我非常了解大家的學習狀況。我現在最關心的是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都能得到真實有用的助念?有想法的菩薩請你跟我連絡,我是真的想要知道你覺得可以怎麼做?現在的這種大堂演講模式,或是四年前的四個weekend,讓我連講二十四小時,兩次的四個weekend,總共講了四十八小時的《學佛五講》,好多人說很懷念那樣子的學習。那樣的學習方式,我不能說沒有用,說沒有用是對不起大家也對不起我自己。但是真的可以拿來幫助自己得到真實有用的助念嗎?我不確定!如果這樣的方式不行,那怎樣才行?我非常非常想知道,已經想四年了。所以我非常需要得到各位的協助,請你告訴我。阿彌陀佛!

感恩常延法師在系列講座的第一講次,深入淺出、精彩又精闢的開示!阿彌陀佛!(張致文、葉馨雅共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