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如何善終實乃生死大事

如何善終實乃生死大事

聆聽常延法師弘講「從《法的療癒》談佛陀對老病善終的教導」心得

《佛說無常經》說,由於老、病、死這三件事,佛陀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人生下來必然逐漸走向死亡。而一生中的苦、病、痛也在所不免, 因此,如何善終實乃生死大事。

杜正民教授在罹患肝癌的住院期間,為身體的痛,苦不堪言, 讓他反思,學佛究竟是為了甚麼?佛陀是如何教導弟子面對病痛和死亡?終於在《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找到了佛陀對弟子們病苦、臨終的開示,並就心得寫成了《法的療癒》一書。杜教授認為:「法的療癒屬於一種醫療的人文思想,掌握法的療癒不限於佛家典籍。…主要在探討…這些觀點如何改變生命?從而著手建構自己的療病觀與生死觀。」

杜教授認為:修行最重要的是, 走到生命最終,心還能維持平靜。亦即要有能力在老病現前、乃至人生最後階段爭取到超越生命侷限的機會。

為了讓會員們對這問題有更深層的認識,法行會在最近的四次例會,特別邀請常延法師弘講「從《法的療癒》談佛陀對老病善終的教導」。感恩法師在百忙中撥冗為大家開講。

「生前」助念法門有三個要點

法師依據《法的療癒》,參酌《雜阿含經》的內容,認為佛陀所教導的「生前」助念法門,有三個要點:

1.確認修學成果
2.引導憶念善業
3.引導進行禪觀

確認修學成果即確認個人對生命的信念。佛陀在探視生病的弟子,一定會詢問弟子是否後悔、退轉?是否仍然能堅持信念。並且提醒弟子如何觀想。

《雜阿含1030經》云,給孤獨長者生了重病,佛陀前往探視。開示提醒長者:「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長者很有信心告訴佛陀:「我有此法,此法中有我…。」佛陀聽了便為長者授記得阿那含果。

長壽童子病危時,佛陀前往探視,開示長壽童子云:「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所謂「四不壞淨」是對佛法僧三寶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且嚴謹地持守聖者所教導的戒行。對三寶的信心、以及持戒的實踐, 不被邪師、邪見、邪戒所破壞, 故名不壞。對三寶起信,是心的淨化;持戒,是身行的淨化,故名淨。

六明分想的明是對世間、出世間因果能如實抉擇現觀的無漏聖慧。想是通過感官的感覺和知覺,形成概念、安立名字語言的心理活動。作六明分想是以六種與無漏聖慧相應的概念, 如實現觀當下的身心情境。

阿難尊者在探視生病的三寶弟子,則是引導患者憶念善業,就是憶念真美善的人生經歷。尊者在探視給孤獨長者時,寬慰長者說:「沒有信仰的人,對自己的生命觀不確定,所以會恐懼擔憂,也會擔心命終、後世的問題。但是你不一樣,你已皈敬三寶,戒行圓滿,信行俱足。」換言之,確立了生命觀,就沒有恐怖、命終、後世苦的問題。

臨終關懷的六個要點

佛陀與阿難教導的內容雖然都是四不壞淨,然佛陀著重於信念的落實,阿難尊者則是以溫婉的手法,幫助長者回顧生命, 提起信心。

至於舍利佛則直接引導進行禪觀,就是進行使身心安定的方法。舍利佛帶領長者於病中作觀。先從六根觀起,延伸所對應的外境,不執著於六塵。接著進入身體結構的六界,從身體結構逐漸了解這六種性質所構成的五蘊和合而有「我」的形成, 再一步一步的去除執著。

有位年輕比丘剛出家不久生了重病,擔心死後將往何處?佛陀開示從六根觀察生滅法,並叮嚀他「當善如是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也就是說如果不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就不會有苦受。了解生命現象就無懼無畏,也就不用擔心往生何處。唯解佛法真理,對生命現象無所畏懼,沒有後悔擔憂,這才是「善終」。既然能善終,來世必善,所以也就沒有
「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的問題。

長壽童子接受「死想」,卻放不下家人,他的祖父樹提長者反而勸他不要擔心,只管聽世尊的教誨,將世尊所教的每個步驟, 好好的思惟、意念,就能得到安樂。短短一句話讓臨命終人放下。思惟、意念,是修學佛法很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為什麼要學四不壞淨,從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逐漸養成習慣。從思惟法義,形成人生觀與行動準則,這才是修行。正如聖嚴師父所說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就是從意業去思惟、修正然後表現於口和身。

總結杜教授的論著與常延法師的弘講,生前的臨終關懷有幾個要點,若能如實,必然有助益病苦之人:1.協助消解罣礙;2.協助提起正念;3.肯定正念價值;4.確認個人對生命的信念;5.憶念真美善的人生經歷;6.進行使身心安定的方法。

本文係摘錄自杜教授《法的療癒》及常延法師的演講稿,若有疏漏,敬請查閱原著。

(本文作者為法行會第3組)

文/黃金發
攝影/梁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