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 ——《楞嚴經》的修行地圖
《楞嚴經》是禪宗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古德向來有「開悟楞嚴,成佛法華」之說。近代虛雲老和尚勸人要把整部經背起來,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則從一九八四年起,於臺灣及美國兩地,宣講此經長達二十年。種種可見,漢傳禪佛教對《楞嚴經》的重視。
《楞嚴經》很重要,卻也不容易懂,特別是經中有些觀念與常人的生活經驗完全相反。比如,「心在身內」是多數人牢不可破的認知,可是佛告訴阿難:「如果心在身內,那不是真心,而是妄心。」佛也說,眼前的虛空山河大地,包括眾生及造業受報等,是因每個人的真心妄動而顯現,稱為「從真起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與一切眾生,都是真心產生的虛妄夢境。像這種說法,教人如何體會和領略?
三十多年前,當我初讀《楞嚴經》,不僅內容看不懂,觀念亦難接受。可是當我讀到所謂天堂、地獄皆由心生的這段話,我記住了。從此,「你講什麼,我都相信」,因為我們所見、所聞、任何人所說內容,都是我心中的東西。
為了深入法義,於是涉獵各家註解,從元代惟則大師,明代蕅益、憨山及交光大師,到近代的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與聖一法師、宣化法師、元音老人等多位善知識講記,都是我反覆熏習的教材,甚至將各版註解存於電腦,有空就看,慢慢體會。
研讀《楞嚴》,使我體認修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修行要避免誤入歧途,故於早年以「四依止」當護身符,日後轉以《楞嚴經》所具體描述的五十蘊魔,做為核對標準。另一個重點,修行要有導航指南,亦即義理與實修必須取得平衡。如果只解不行,形同把佛法當成學問,能說不能行;若是只行無解,就如開車缺乏地圖,可能上路一、二十年,仍在原地打轉,到不了目的地。
《楞嚴經》正是揭示這麼一份兼備義理及實踐的行解地圖,禪宗祖師則把實際的體證,活用於日常生活中,對弟子的點撥、禪師間的你來我往,均表現於自在的心行。讀祖師語錄時,若不懂教理,又缺乏實踐,很難一窺背後隱藏的意涵。
多年來,研習《楞嚴經》,並配合禪修及祖師語錄的探究,似乎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便是本書成書的因緣。《楞嚴經》的內容非常豐富,此書先以卷一、卷二談及的「十番顯見」,也就是從「真心的十個特質」闡釋真心與妄心之別,再從禪修體驗及生活實踐,說明每個當下與這十個特質的關係。因此,本書目的,不在增進了解佛法名相,而是邀請讀者重視佛法名詞必須與生命結合,成為時時修、處處修、念念修的修行功課。
(摘自《楞嚴禪心》果醒法師序)
文/果醒法師
圖/法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