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連結佛法與社會

連結佛法與社會

聖嚴師父經常與社會各領域人士對談
目的在推動佛教與各領域的交流對話
讓佛教的修持跨出寺院,啟發社會各階層人士
都可以用上佛教處世的智慧。

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建構,多半不離「語言」與「文字」這兩種重要媒介。即使禪宗一向強調不立文字,而歷代禪宗祖師們卻也留下了龐大而珍貴的語錄與文獻資料,這讓我們得以探究祖師大德的教學方法,甚至透過教學與研究來還原當時的情境,而達成古為今用的目的。

法鼓山的大學院教育,除了既有的教育機構外,也積極透過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活動,深化系統性的知識,並且連結佛法與各領域的互動對話。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經常與社會各領域的人士對談,目的就在推動佛教與各領域的交流對話,讓佛教的修持跨出寺院,啟發社會各階層人士都可以用上佛教處世的智慧。而在今年六月舉行的「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學術會議」,學者即專注於社會科學與佛教的連結,子題包括經濟、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社會學等,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討論的題目,例如慈善救濟與社會關懷等,希望未來有更多專家學者投入。

法鼓山的精神是「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要如何成就社會大眾,就是要參與和了解社會。佛法可以不必有太多的宗教術語,用日常的語言來讓社會大眾理解,那也就是成就社會大眾。其原則、原理,出自於佛教僧團的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及戒和同修)。以「見和同解」為例,社會上不同的團體,可以透過共同討論,達到交集與凝聚共識;「利和同均」,就是平等、共有、共享,特別是大乘佛法,是以利他來利己,讓別人得到利益,自己也會得到相等的利益,能讓社會和諧地運轉。(整理自20190629「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

文/果暉法師